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课件 岳麓版必修2.ppt
《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课件 岳麓版必修2.ppt》由会员分享,可在线阅读,更多相关《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课件 岳麓版必修2.ppt(59页珍藏版)》请在知享网上搜索。
1、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,时空坐标,主要线索1.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(1)十月革命后,苏俄先后探索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。列宁逝世后,斯大林逐渐废除新经济政策,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。(2)第二次世界大战后,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,苏联开始进行改革,但是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,最后以失败告终。(3)苏联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,证明了斯大林模式的失败。中国通过改革开放,走上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,开辟了现代化的新道路。,2.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(1)十月革命至20世纪30年代:资本主义国家继续奉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,单纯利用市场调节经济,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。(
2、2)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: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,开始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,罗斯福新政开启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,资本主义各国普遍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,资本主义出现了新变化。(3)20世纪70年代至今:20世纪70年代,面对经济“滞胀”的局面,西方国家普遍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。,第14课,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,目标导航,内容索引,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把握教材知识体系,史料实证 深化探究 理解重要史料史论,反馈训练 随堂巩固 会做题才是硬道理,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把握教材知识体系,1.背景(1)国际:十月革命后,英、法、美、日等资本主义国家对苏俄进行 。(2)国内: 爆
3、发,苏俄面临严峻的政治、经济形势。(3)思想:布尔什维克党幻想以此直接过渡到纯粹的 经济形式。,一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,武装干涉,国内战争,社会主义,2.内容,余粮征集制,工业国有化,国有,商品贸易,不劳动者不得食,3.评价(1)作用: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,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、物力、财力,保证了 的胜利。(2)局限: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。战争基本结束后,情况不仅没有缓解,反而进一步加强,破坏了经济,激化了矛盾。,军事斗争,图解识记,知识点拨,思维点拨,战时共产主义作为应对危机的非常措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,而作为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尝试则是一种失败。,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,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、物力、财力,战胜了国内外的敌人,但引起了农民的不满,因而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。,1.背景(1)国内战争结束后,苏维埃政府亟须恢复国民经济。(2)农民对 日益不
- 配套讲稿:
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,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。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。
- 特殊限制:
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、国徽等图片,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,禁止商用。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。
- 关 键 词:
-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课件 岳麓版必修2 第三 单元 各国 经济体制 创新 调整 14 社会主义经济 体制 建立 课件 岳麓版 必修

链接地址:https://www.zxtw168.com/p-105746.html